扫一扫

黄医文化长廊

心之所向,一生坚守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我虽然是三门峡人,但是在参加工作前却从未去过三门峡市区。在我的家乡卢氏,父亲是一名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大多人提起到市里去看病,首先想到的就是黄河医院,时常有人想去黄河医院看病时,询问他能否帮忙联系一下。因此,儿时的我常听他提起“黄河医院”,也听很多人说得的重病都是在黄河医院看好的。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有人拿着一张头颅磁共振的片子找父亲去看病,装磁共振片的袋子上赫然印着“黄河三门峡医院”几个大字,对于刚学过解剖的我,第一次惊讶地看到人类大脑的形态竟然在这张小小胶片上显示得如此清晰。
2007年大学毕业,有幸加入了黄河医院这个大家庭。那时水电十一局的总部还在三门峡。在入职培训中,了解到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医院,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经受先辈奋斗精神的洗礼,我深深地被三门峡大坝所震撼,为自己能成为十一局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进入医院后,经过一年的住院医师轮转,我从事了呼吸专业。那时的呼吸科刚独立分科,在陈旧的“王字楼”,只有20张床,医护人员也特别少,值班很频繁,几乎每天都泡在医院里。在抢救病人时,时常要全员上阵。当时的科室主任是黄敏(现为医院常务副院长),于我而言,她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在专业上,严格要求,手把手传授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上,也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呼吸科的每一个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她的感召和带领下,呼吸科快速地发展壮大。在当年的冬天,病人数就达到40余人,为了给加床病人保暖,科室还在病房的走廊加装了暖气片。从初期诊疗范围局限于呼吸系统常见病,到成功救治大面积肺栓塞、ARDS、各种呼吸衰竭患者,再到顺利开展气管镜技术、睡眠监测、无创呼吸机应用,直至现在完成三门峡首例无痛气管镜检查技术,每一个进步都承载着深深的回忆。我也是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2009年的10月,甲流(H1N1)流行,那是呼吸科第一次面临疫情的挑战。程小宪主任的孩子刚出满月,面对疫情,依然奔赴隔离点进行救治。之后我进入发热门诊工作,在最高峰时一天要看近100个病人。时常从早上八点开始,加班到下午一点,中午简单吃点饭,又下午两点工作到晚上六点以后。
 随着科室的发展,原来的老病房楼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医疗需求。在2012年的10月,呼吸科搬进新建的2号楼,有了宽敞明亮的病房,也有了呼吸科专属的RICU。正是在这一年我晋升为主治医师。随着不断地学习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作为医生的成就感越来越强。救治了很多危重症患者,也治疗了很多疑难病例。记得那一年的元旦,我为了救治一名严重的肥胖低通气患者,严密地监测和调试无创呼吸机,直到深夜,才完全把原来反复出现的潮式呼吸调整为正常的呼吸节律,呼吸衰竭得到改善。在凌晨2点多回家的路上,走在空荡的街道,内心却充满一种难掩的喜悦。

在临床工作,很多的病人和家属都和我成了朋友,在诊疗的过程中也收获着感动。有病人家属说道:“只要把病人交给你,我们就放心了!”也曾收到一封感谢信,信中有一句话“并不是人活了才感谢医生!”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很多年。
2016年,我到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修,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白天在科室工作学习,晚上就在科室学习典型病例,查阅肺部影像资料,周末还要到各个学术会议听课。就这样在老师的教诲和一起进修的同学相互鼓励中,知识有了飞速的积累。我学会了气管镜技术,对呼吸重症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对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疾病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学好间质性肺疾病,更是将风湿系统疾病从头又学习一遍;为了学好睡眠疾病,我也开始看脑电图……2017年的春节,我是在北京度过的,持续值了两个班。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无论是自己的理论水平、临床思维还是操作技能都有了质的飞跃。
经过进修学习,临床工作更为得心应手。此时呼吸科已经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再次搬至3号楼。拥有近100张床位,为三门峡市重点专科、三门峡市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成为三门峡呼吸领域的一面旗帜。
我也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三甲医院的创建工作。记得2019年的元月,当传来我院三甲创建成功的消息后难言心中的喜悦,写下了一首七律:

闻我院三甲评审通过

闻道三甲落我家,
此讯足以慰芳华。
杜陵喜极白日酒,
孟郊得意长安花。
已圆前辈甲子梦,
又淘黄河万里沙。
且将此绩为后力,
明朝仗剑走天涯。


在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我作为呼吸科的医生参加了驰援武汉的抗疫工作和央企的海外抗疫工作。记得2月15日出发前往武汉的时候,很多同事都来送行,很多人流下了眼泪,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平安回来!”坐在前往新郑机场的大巴车上,听到涂学亮院长不停地打电话:“武汉天冷、潮湿,一定要多备几身秋衣秋裤!一定得备一些梨,润肺……”到了机场过安检后,再回头,黄敏院长已经泣不成声。

到了武汉以后,打开行李,看到各种常用药品和各种抗病毒药物,就连黄连素这样治疗腹泻的药物也都备着,在医院各种防护物资告急的情况下,给我们准备了最为齐全的防护用品。后来我们才听说骆宾院长向人谈起我们去武汉时,几度哽咽地说:“这些孩子们,有的还没我的孩子大,如果有一个人出了问题,该怎么向家人交待!”也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话里向刘书文书记汇报工作,汇报结束后,刘书记欲言又止地说了一句:“别再吃方便面了,没有营养,缺什么我给你们寄!”经历一线的抗疫工作,更真切地感受到黄医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有无数的老师和同事的牵挂。
也是在回来后,才知道我们抗疫也牵动着很多病人和家属的心。有病人家属时常向医院打电话询问我回来没有,还让院办转达对我的祝福和关心。曾收到一条微信“得知你平安回来了,我们全家都放心了!”也有一位老人,把所有报纸上关于我的报道都剪报整理好,对公众号的内容,也让自己的孩子打印出来保存着。

此刻我还在遥远的海外,看着每一个黄医人和医院的故事,内心充满着感动和感慨。回首加入黄医大家庭这十多年,从学生到医生,从专业到技能,从责任到担当,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这个大家庭的培养,不由得想起一句歌词“是你为我铺满鲜花盛开的路!”
余生尚存,愿尽全力,一生为你坚守!
作者:黄河医院 石磊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相关专家

姓名:黄敏 主任医师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

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 星期三 上午 星期三 下午

简介:  黄敏,女,汉族,主任医师,共产党员。本科学历,现任黄河三门峡医院常务副院长兼任黄河三门峡医院胸科医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呼吸学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常委、河南省变态反应学学会常委、河南省哮喘联盟常委、河南省康…